黄片视频无需VIP直在线观看,91一区一区三区,成人黄片免费一级,黄片精品免费观看

首頁 關于晶淼 業務領域 公司動態 政策規范 聯系我們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 政策規范 > 行業動態

圖文實錄 | 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1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介紹,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有關要求,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部署藍天保衛戰三大標志性戰役,推動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新聞發布會實錄如下:

 63805246835945310063889821.jpg

劉友賓:新聞界的朋友們:上午好!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12月7日,《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在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市舉辦。大會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不變,標識不變,中國將繼續作為大會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

今天的發布會,我們邀請到生態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崔書紅先生、國際合作司司長周國梅女士,介紹COP15二階段會議籌備進展,以及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和國際合作情況,并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根據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今天的發布會以視頻連線方式舉行。

下面,我先通報幾項我部近期重點工作。

一、部署藍天保衛戰三大標志性戰役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有關要求,深入打好藍天保衛戰,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部署藍天保衛戰三大標志性戰役,推動全國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行動方案》包括1個總體文件和3個攻堅戰行動方案,總體文件明確開展攻堅戰的總體要求、重點工作和保障措施;3個攻堅戰行動方案對三大標志性戰役的攻堅目標、思路和具體任務措施進行部署。

《重污染天氣消除攻堅行動方案》聚焦細顆粒物(PM2.5)污染,以秋冬季(10月—次年3月)為重點時段,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以及東北地區、天山北坡城市群為重點地區,針對區域不同污染特征,聚焦主要矛盾和關鍵問題,提出針對性攻堅措施,同時強化區域協作機制,精準有效應對重污染天氣。到2025年,基本消除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氣,全國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比率控制在1%以內,70%以上的地級及以上城市全面消除重污染天氣;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東北地區、天山北坡城市群人為因素導致的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數減少30%以上。

《臭氧污染防治攻堅行動方案》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為國家臭氧污染防治攻堅的重點地區,以5-9月為重點時段,加大揮發性有機物(VOCs)和氮氧化物減排力度,開展五項攻堅行動,包括含VOCs原輔材料源頭替代行動、VOCs污染治理達標行動、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提升行動、臭氧精準防控體系構建行動以及污染源監管能力提升行動。到2025年,臭氧濃度增長趨勢得到有效遏制,全國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7.5%,VOCs、氮氧化物排放總量比2020年分別下降10%以上。

《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行動方案》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地區、汾渭平原相關省(市)以及內蒙古自治區中西部城市為重點,強化部門、區域協同防控,開展五項攻堅行動,包括推進"公轉鐵""公轉水"行動、柴油貨車清潔化行動、非道路移動源綜合治理行動、重點用車企業強化監管行動以及柴油貨車聯合執法行動。到2025年,運輸結構、車船結構清潔低碳程度明顯提高,燃油質量持續改善,機動車船、工程機械及重點區域鐵路內燃機車超標冒黑煙現象基本消除,全國柴油貨車排放檢測合格率超過90%,全國柴油貨車氮氧化物排放量下降12%,新能源和國六排放標準貨車保有量占比力爭超過40%,鐵路貨運量占比提升0.5個百分點。

生態環境部將定期調度各地重點任務進展情況,通報空氣質量改善狀況,推動將標志性戰役年度和終期有關目標完成情況作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地區依法依規實行通報批評和約談問責,有關落實情況納入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

劉友賓:

二、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獎頒發

近期,生態環境部會同相關部門評選出了第三屆中國生態文明獎40個先進集體、60位先進個人,10位"2020-2021綠色中國年度人物",106個第六批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8個生態工業園區、51個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以上受表彰的地方、單位和個人,在11月19日至20日召開的中國生態文明論壇南昌年會上接受了命名表彰及授牌。

截至目前,生態環境部共表彰了中國生態文明獎94個先進集體、147位先進個人,95位"綠色中國年度人物",命名了468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73個生態工業園區、187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這些受表彰的地方、單位和個人,是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生動彰顯了新時代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推動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的先鋒形象。

生態環境部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美麗中國建設,切實發揮先進典型的樣板和示范作用,引導各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動員全社會共同構建生態環境治理全民行動體系,激勵更多的地區和各界力量投入到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中來。

劉友賓:

三、制定《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

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扎實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生態環境部組織制定了《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參考指標(試行)》,科學引導各地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

《參考指標》明確了美麗河湖的內涵,美麗河湖在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方面應具備的基本條件,依據科學性、引導性、針對性、可行性原則,共制定6項參考指標,包括生態用水保障、自然岸線率、水生植物保護、水生動物保護、湖庫營養狀態及水華情況、地表水環境質量等指標,每個指標都有相應的計算方法,實現可監測、可統計、可評估。

"十四五"時期是推動水生態環境保護由污染防治為主,向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等要素系統治理、統籌推進轉變的關鍵時期,推進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是重要的工作抓手。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以國控、省控斷面所在河湖為對象,以斷面責任地市為主體,力爭在"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方面取得突破,到2025年,建成一批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美麗河湖。

2021年,我部首次開展美麗河湖優秀案例征集活動,共篩選出18個美麗河湖案例。近期,我部將組織篩選2022年美麗河湖優秀案例,總結提煉優秀案例的好經驗好做法,不斷將美麗河湖保護與建設引向深入。

下面請崔書紅司長介紹情況。

崔書紅:謝謝主持人!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

很高興再次與大家見面,這是第二次和大家在云端相見,也是我第七個年頭出席部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

去年10月,《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第一階段會議成功在中國昆明舉辦,來自150多個締約方國家和30多個國際機構和組織的代表共5000余人參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頻出席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講話,宣布中國率先出資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正式設立第一批國家公園等一系列務實有力的東道國舉措。會議通過《昆明宣言》,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注入強大政治推動力。

為加快推進全球生物多樣性進程,綜合考慮國內外疫情防控形勢,經中國政府、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加拿大政府協商,并經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主席團決定,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于2022年12月7-19日在《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所在地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中國將繼續作為COP15主席國,領導大會實質性和政治性事務。“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主題和會標等大會主要元素保持不變。我們期待,COP15第二階段會議能夠順利通過國際社會期待已久的、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的“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為未來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設定目標、明確路徑,擘畫藍圖。

中國政府將派出由生態環境部、云南省人民政府、外交部、財政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國家林業草原局、中國科學院、香港特區政府等多個部門和單位組成的中國代表團赴蒙特利爾參會。目前,會議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

在此,感謝大家對生物多樣性保護以及COP15大會議關注和支持,期待下個月與各位記者朋友共同見證具有里程碑意義的COP15大會成功召開,共同見證政治性、綱領性文件--“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達成,共同譜寫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嶄新篇章,共同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共建清潔美麗的世界!

中新社:謝謝主持人!請問作為COP15主席國,中國自昆明第一階段會議結束后,開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是否符合預期?謝謝。

崔書紅:感謝您的提問。

過去一年,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主流化邁出了新的步伐。剛剛閉幕的黨的二十大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要求站在人與自然和諧的高度謀劃發展, 將強化生物安全保障體系建設作為健全國家安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強調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生物安全法》《長江保護法》《濕地保護法》深入實施,頒布了《畜牧法》《種子法》,印發《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更新《國家野生動植物保護目錄》。第一批國家公園正式設立,涵蓋近30%的陸域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植物種類。北京、廣州國家植物園掛牌并向公眾開放,開啟了國家植物園體系建設的序幕。

過去一年,我們還多角度、多維度、全方位發揮主席國推動力和協調作用,切實履行主席國責任,取得了積極進展。一方面加大高層推動。我們充分把握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20國集團環境與氣候部長聯席會議、第77屆聯合國大會高級別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等重要場合和時機,與各國高級別代表就推動COP15第二階段會議成功召開進行溝通協調,有效提振了全球的政治勢頭。另一方面主持召開了近40次《公約》主席團會議,出席在瑞士日內瓦和肯尼亞內羅畢召開的“框架”不限成員名額工作組會議,與各締約方共同就“框架”相關議題開展討論,開展更加深入的交流,凝聚更加廣泛的共識,為“框架”的最終達成奠定了至關重要的基礎。

過去一年,是我和我的同事工作最忙碌、過得最快的一年,也是非常充實的一年。COP15第一階段會議仿佛就是昨天的事,目前距離COP15第二階段會議的正式召開僅剩下10天時間,會議的各項準備工作也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和通力配合下,定能將此次會議辦成一屆圓滿成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締約方大會,推動開啟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新征程。

謝謝!

人民日報:據了解愛知目標提出的20個目標沒有一個完全實現,也僅有6個部分實現,進展沒有達到預期,請問一下您認為主要原因在哪里,中國的完成情況如何,下一步中國將如何發揮自己的作用,推動下一個十年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呢?

崔書紅:謝謝您的提問。

COP15會議將制定“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明確新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目標,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轉型變革。在制定新的全球目標時,應充分吸取“愛知目標”執行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既要提振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雄心和信心,更要腳踏實地、實事求是,充分考慮目標的可達性、可操作性以及各國的發展差異,提出切實可行的實現路徑。同時,“框架”還應堅持公正、透明、締約方驅動原則,完善執行機制和保障條件,特別是要重視發展中國家能力建設的不足,加強資源調動、科學技術轉讓和能力建設,在資金、技術和人才方面切實提升發展中國家的履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體系。

作為世界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中國認真落實“愛知目標”,明確各項任務和責任,目標執行取得積極成效。第五版《全球生物多樣性展望》中也多次提到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寶貴經驗。一是生物多樣性主流化成效顯著,探索形成“政府引導、企業擔當、公眾參與”的生物多樣性治理模式。二是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力度持續加大,協同應對生物多樣性喪失、氣候變化等突出環境問題。三是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逐步形成,公眾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顯著提升,“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成為社會共識。

下一步,我們將深入實施《關于進一步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意見》,更新修訂《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持續深入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健全外來入侵物種的預警和監測體系,全面提升生物多樣性治理能力和水平,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更多的中國實踐,貢獻更多的中國智慧。

謝謝。

光明日報:COP15第二階段會議將致力于達成怎樣的目標,取得哪些重要的成果,作為主席國中國在其中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謝謝。

周國梅:記者朋友們,早上好!首先謝謝您的提問!COP15第二階段會議最重要的標志性預期成果就是達成“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以下簡稱“框架”),正在談判中的“框架”是為2030年前乃至更長一段時間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謀定方向的總體性、戰略性綱領文件,“框架”著眼于“與自然和諧共生”的2050年愿景,以“2030年使生物多樣性走向恢復之路”為方向,在總結以往生物多樣性全球目標制訂和執行的經驗的基礎上,凝聚各締約方和利益攸關方的合力,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提供新的政治引領,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下降的趨勢,以全面實現公約的目標。簡而言之,“框架”的目標就是要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的局面,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國際社會對此高度期盼。

中國自擔任COP15主席國以來,全面履職盡責,多角度、多維度、多層次溝通協調,發揮主席國的領導力和協調力,積極推動“框架”磋商談判的進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高層推動,政治引領。在COP15第一階段會議上,中方在高級別會議期間首次設置并成功舉辦了領導人峰會,九位國家政要和聯合國秘書長出席峰會,進一步凝聚了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合力,會上習近平主席提出了務實有力的一系列舉措,充分展現了中國作為主席國引領作用。第一階段會議還通過了《昆明宣言》,提出了當前一段時間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一攬子的行動方案,呼吁各方為制訂通過和實施一個有效的“框架”貢獻最大的力量。這也充分體現了各方采取行動,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的政治決心,為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進程提供了政治推動力。

二是凝聚共識,保持勢頭。自第一階段會議結束以來,作為主席國,大會主席黃潤秋部長利用聯合國可持續發展高級別政治論壇、20國集團環境和氣候部長聯席會議、第77屆聯合國大會高級別周、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7等重要場合和時機,組織召開了COP15重要議題交流會,高級別圓桌會、吹風會等,與各國就推動COP15第二階段會議成功召開進行溝通協調,凝聚各方的共識,有效保持了COP15的政治勢頭。

三是大力協調,推進磋商。積極引領推動“框架”的磋商談判進程,截止目前,中方作為主席國,已組織召開了38次COP15的主席團會議,并與《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一道,先后在日內瓦、內羅畢等地主持召開了四次“框架”工作組會議,為推動“框架”的磋商作出重要努力。從會議的頻次來看,特別是主席團會議的頻次來看,這在環境領域多邊談判進程中也是不多見的,推動協調的力度是很大的。

四是多級聯動,廣泛溝通。圍繞推進COP15第二階段會議和“框架”磋商的進程,大會主席黃潤秋部長密集地與東道國加拿大,G20主席國印尼,以及歐盟、英國、挪威、新西蘭、德國、法國等多個締約方部長級代表和公約秘書處、主席團成員、國際機構組織等利益攸關方開展了廣泛的溝通和協調。另外,中方作為主席國也在不同的層級與哥倫比亞、巴西以及非洲國家等保持了密切的溝通和協調,各方都非常肯定中方作為主席國協調各方立場的努力,也表示愿意和中方一道,共同推進達成兼具雄心和務實平衡的“框架”。謝謝大家!

新華社:長江江豚、白鱘等都是長江中特有的大型水生生物,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晴雨表,今年7月長江白鱘被正式宣布滅絕,長江江豚也是瀕危物種,這是否意味著長江禁漁未能發揮出恢復長江生態系統的作用,如何看待長江面臨的生物多樣性危機,后續還將采取那些重要的措施?

崔書紅:感謝您的提問。

物種瀕危、滅絕是當前全球面臨的突出的普遍性問題,越發凸顯了全球采取共同行動、扭轉生物多樣性喪失被動局面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019年5月,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政府間科學政策平臺,也就是IPBES,發布的全球評估報告指出,人類活動已經改變了75%的陸地環境,66%的海洋環境受到影響,超過85%的濕地已經喪失,全球四分之一的物種正遭受滅絕的威脅,三分之一的海洋魚群被過度捕撈,近五分之一地球表面面臨動植物入侵風險。2020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的評估結果顯示,全球有41%的兩棲類、26%的哺乳類動物和14%的鳥類處于受威脅狀態,全球生物多樣性普遍受威脅的形勢還在持續惡化。

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深入沿江省(市)調研和主持召開座談會,強調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各地方和各部門認真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自2020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332個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全面禁捕,自2021年1月1日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實行十年禁捕。2020年12月,我國第一部流域法律《長江保護法》頒布,為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提供了重要法治保障,長江野生物種生境得到極大改善。長江流域已建立保護長江江豚相關的自然保護區13處,覆蓋了40%長江江豚的分布水域,保護近80%的種群。調查顯示,2017年赤水河率先試點全面禁捕后,赤水河魚類資源量增加了近1倍,特有魚類早期資源種數由禁捕前的32種上升至37種,資源量達到禁捕前的1.95倍。2020年和2021年,鄱陽湖刀鱭的資源量增加了數倍,已溯河洄游至歷史上限洞庭湖水域,多年未見的鳤魚在長江中游再次出現。在南京、武漢等長江干流江段,“微笑天使”長江江豚出現頻率顯著增加,部分水域單個聚集群體達到60多頭,自由歡快地逐浪長江。

總的來看,實施長江重點流域禁漁是落實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的關鍵之舉。下一步,我們將落實《長江保護法》,落實好長江“十年禁漁”,深入推進水生態系統保護修復,持續推進長江流域珍稀、瀕危物種保護。

謝謝。

海報新聞:中國自2017年開展綠盾行動,請問今年是否會開展類似的行動,這些年的實施效果如何?謝謝。

崔書紅:謝謝您的提問。

生態環境部高度重視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工作。自2017年起,持續開展“綠盾”專項行動,嚴肅查處侵占和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行為,持續督促問題整改和生態修復。截至2021年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重點生態環境問題的整改完成率達94.7%,其中,17個省份的整改完成率高于95%。

通過“綠盾”專項行動,集中解決了一批“老大難”問題,一些地方不再敢隨意侵占自然保護區,對“國之大者”有了敬畏之心。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增人類活動問題總數和面積實現了明顯“雙下降”,基本扭轉了侵占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趨勢。“綠盾”專項行動已成為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具體實踐和生態環境強化監督的品牌,有力推動形成“不敢、不能、不想”違規侵占自然保護地的政治環境和社會氛圍。

今年,我部聯合相關部門繼續開展“綠盾2022”專項行動,組織開展自然保護地人類活動衛星遙感監測,向地方推送了涉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重點人類活動問題線索,組織各地開展實地核查,嚴肅查處破壞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的違法違規問題,推動問題整改和生態修復。

生態環境部將繼續完善自然保護地生態環境監管制度,組織好“綠盾”專項行動等監管工作,切實維護自然保護地生態安全,推動美麗中國建設。

謝謝!

南華早報:謝謝主持人!我想問一下目前“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談判進展如何?談判最大的難點和各方最大的分歧點是什么?中國作為主席國怎么樣促進目標的達成?謝謝。

周國梅:謝謝您的提問。

2019年開始,“框架”已經召開了4次不限名額工作組會議進行線下磋商談判,中方作為主席國,一直發揮著領導力和協調作用,推動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程,為下一階段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設定了目標和路徑。過去兩年時間,也以線下、線上多種形式組織了多個層面的技術交流機制,頻繁交流溝通,從政策和技術多層面推動各方對重點關切議題的理解和共識。

經過4輪工作組會議的談判磋商,“框架”目前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框架”結構及核心表述已經基本成型。談判磋商期間各方求同存異,相向而行,對議題有了充分的交流和認識。對于仍存在挑戰性議題的下一步走向也進行了非常充分的交流,為最終形成能為各方接受的解決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生物多樣性公約》確立了三大目標--保護生物多樣性、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及公正合理分享由利用遺傳資源所產生的惠益。“框架”談判緊緊圍繞《公約》設立的這三大目標,努力確保具備雄心的同時,也能夠務實平衡、可行可達。國際社會的共識是,這三大目標應當全面平衡落實,而不是過于強調其中的某一方面。當然,對于196個締約方參與的多邊談判進程而言,“框架”談判也不是一帆風順的,各方在一些具體議題方面也還存在分歧。“框架”如何把握和體現這三大目標的平衡,還需要進一步的溝通和努力。同時,“框架”的通過和實施最終有賴于它的實施機制。對于廣大發展中國家而言,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資源調動和資金支持,這是“框架”談判議題的一個重點,也是難點。

雖然磋商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分歧,但各方向中方都表達了對談判進程和中方作為主席國的堅定政治支持和彌足珍貴的信心。在此,我們要感謝《公約》秘書處和主席團、各締約方以及利益攸關方一直以來給予中方作為主席國的支持和協助。我們相信國際社會一定會呼應并踐行本屆大會的主題--“生態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所體現的共同體精神,展現出化解這些困難與分歧的智慧和勇氣,對此我們充滿信心。

當前,距離第二階段會議召開已經進入倒計時,在COP15第二階段會議的舉辦過程中,中方也將繼續發揮主席國的作用,在公約秘書處、主席團、東道國以及各相關方的支持下,與各締約方和其他利益攸關方一道,不遺余力地推進談判進程,保持第一階段會議以來所營造的全球生物多樣性治理的政治勢頭,凝聚國際社會最廣泛的共識,推動“框架”的達成,確保在蒙特利爾舉辦的COP15第二階段會議與在昆明舉辦的第一階段會議一樣,取得圓滿成功。

謝謝。

北京青年報:我們注意到,中國創造性設立了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得到了國際上的廣泛認可。請問一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在監管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問題,積攢了怎樣的經驗?

崔書紅:謝謝您的提問。

生態保護紅線是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創新,是新時期新形勢下生態文明建設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黨的十八大以來,30余份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均對“劃定并嚴守生態保護紅線”作出規定部署。根據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生態環境部協同有關部門,立足生態保護紅線監督性監管職責,不斷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工作,取得積極進展。

一是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劃定。我部協同自然資源部積極指導31省(區、市)完成生態保護紅線劃定工作,陸域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約占陸地面積的30%以上,覆蓋了所有全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生態脆弱區和生物多樣性發布關鍵區,90%的重要生態系統類型和74%的野生動植物得到了保護。

二是構建生態保護紅線監管體系。聯合有關部門編制印發《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聚焦“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的監管目標,我部制定了《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環境監督辦法(試行)》,印發《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出臺《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技術規范 保護成效評估(試行)》等七項標準規范。同時,自2020年起,我部組織天津、河北、江蘇、四川、寧夏等省份開展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試點工作,探索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流程,在實踐中逐步完善制度。

三是建設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目前,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已經在我部“生態環境綜合管理信息化平臺”上線試運行,并初步建立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數據庫。平臺正式運行后,可以及時將監測結果推送給管理人員,發揮“天-空-地”一體化立體監測作用,成為生態環境部履行監管職能的“千里眼”、“順風耳”和“預警機”。

下一步,我部將持續推動生態保護紅線工作,以國家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平臺為依托,建立生態保護紅線生態破壞問題監管流程,及時發現生態破壞問題并監督整改落實,保障生態保護紅線持續提供優質生態產品,維護國家和區域生態安全。

謝謝!

中國日報:你好,主持人!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也是一些發展中國家的關注重點,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領域南南合作開展了哪些工作,在對外投資合作活動如何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護?謝謝。

周國梅:謝謝您的提問。正如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的,中國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同時,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進程中,也盡己所能,和其他發展中國家一起合作,共同努力,來推動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工作。

一是堅持綠色驅動,支持發展中國家生物多樣性的保護。中國在 “南南合作”框架下,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支持,我們建立了瀾滄江-湄公河環境合作中心,定期舉辦環境合作圓桌對話,圍繞生態系統管理、生命多樣性保護等議題進行交流。依托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與東盟國家合作開發和實施“生物多樣性與生態系統保護合作計劃”“大湄公河次區域核心環境項目與生物多樣性保護走廊計劃”等項目,在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規劃及管理以及社區生計改善等方面都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再比如中國、老撾跨境生物多樣性聯合保護區面積已經達到了20萬公頃,為有效保護亞洲象等珍稀瀕危物種及其棲息地提供了很好的機制。建立中非環境合作中心,促進環境技術等方面的合作,共享綠色發展的經驗和機遇。中科院中非聯合研究中心已經在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領域培養了200余名非洲的研究生,為非洲國家建立起了本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人才隊伍。

二是加強政策引領,強化對外投資活動的環境管理。中國政府始終鼓勵和引導企業在對外投資合作當中秉持綠色發展的理念,生態環境部和相關部門聯合印發實施了《關于推進共建“一帶一路”綠色發展的意見》、《對外投資合作建設項目生態環境保護指南》等政策文件,對項目實施的環境保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中國企業在承建和設計對外投資合作建設項目的時候也都嚴格遵循東道國生態環境法規標準,引入先進的綠色低碳環保理念。比如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從蒙巴薩到內羅畢的蒙內鐵路,全線設置了大型動物通道、橋梁路和涵洞,以保障野生動物的自由遷徙。再比如在加納集裝箱碼頭工程項目建設期間,還專門建立了“海龜孕育中心”,放生小海龜。這些項目既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社會發展,也保護了生物多樣性,受到了廣泛的好評。

三是依托合作平臺,加強國際交流和能力建設。我們發起成立“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在生物多樣性、全球氣候變化治理和綠色轉型等方面開展了有效的、積極的合作。還建立了“一帶一路”生態環保大數據服務平臺,收集吸納了一百多個國家生物多樣性相關數據,以開展相關的研究。實施了綠色絲路使者計劃,與發展中國家共同加強包括生物多樣性在內的環保能力建設。中國科學院還專門建立了東南亞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開展聯合科學考察、重大科學研究、政策咨詢及人才培養等方面的工作。

未來,中國愿意繼續借助“一帶一路”“南南合作”等多邊合作機制,為發展中國家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支持,也為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地球生命共同體提供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謝謝。

環球時報:COP27日前已在埃及沙姆沙伊赫閉幕。請問大會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中方在談判過程中起到了怎樣的積極作用?

劉友賓:《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COP27)在加時39個小時后閉幕,會議通過了數十項決議,圍繞減緩、適應、損失和損害、支持等議題達成了相對平衡的一攬子成果。其中1號決議“沙姆沙伊赫實施計劃”重申堅持多邊主義和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等原則,強調各方應合作應對緊迫的氣候挑戰,為推動《巴黎協定》全面有效落實注入了積極動力。

本次大會以“共同落實”為主題,對發展中國家高度關切的適應、資金及損失和損害問題取得了階段性進展。其中,建立損失和損害基金成為一大亮點,大會也決定啟動建立全球適應目標框架,有力回應了發展中國家的迫切訴求。然而,我們也遺憾地看到,發達國家依然沒有充分正視自身的歷史責任,在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等問題上態度消極,發達國家承諾的每年1000億美元資金支持仍未兌現,也沒有就適應資金作出明確的出資安排。

中方高度重視本次大會,全力支持主席國埃及成功辦會。習近平主席特別代表、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出席領導人“沙姆沙伊赫氣候履行峰會”并擔任中國代表團顧問,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任團長,生態環境部會同外交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多個部門和研究單位組成的中國代表團參會。中方全面深入參與近百項議題談判磋商,堅定維護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為會議取得一攬子積極成果作出了重要貢獻。中方在大會期間向《公約》秘書處正式提交了《中國落實國家自主貢獻目標進展報告(2022)》,體現了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決心和成果。中國代表團在大會期間成功舉辦“中國角”,分享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在此次大會上,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兼秘書長、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當選為締約方大會主席團副主席。

中方將一如既往維護多邊主義,繼續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全球治理,在力所能及范圍內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持續深化應對氣候變化南南合作,在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原則指導下,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巴黎協定》全面平衡有效地落實,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氣候治理體系,共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每日經濟新聞:謝謝劉司長!我的問題是,近些年中國大力推行生態文明示范創建和兩山基地創建工作,請問一下現在進展情況如何?取得了怎樣的成效?謝謝。

崔書紅:謝謝你的提問。

生態文明示范建設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重要舉措,是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踐行“兩山”理念、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的先行先試的重要載體和平臺。截至目前,我部共命名6批468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187個“兩山”基地,在提高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支撐國家重大戰略、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起到標桿引領作用。

一是,“示范引領”成效顯著。創建地區在綠色發展水平、生態文明制度創新、繁榮生態文化、培育生態生活等方面走在前、做表率,不僅生態環境“顏值高”,而且綠色發展有“內涵”。空氣環境質量、水環境質量、單位GDP能耗水平處在國家或所在省市領先水平,圓滿完成水、氣、土等污染防治攻堅戰目標任務,推動解決了一批人民群眾關心的突出環境問題。

二是,“集群效應”作用凸顯。示范建設正不斷由個體示范向區域整體推進。截至目前,長江經濟帶、黃河流域、青藏高原地區分別有305、187、47個地方獲得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和“兩山”基地命名。全國有70個地級行政區成功創建,示范建設正逐步成為區域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抓手。

三是,“兩山”轉化模式和機制豐富多樣。各地積極探索“兩山”轉化路徑,形成了“生態修復、生態農業、生態旅游、生態工業、‘生態+’復合產業、生態市場、生態金融、生態補償”等多種實踐模式,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提供了經驗借鑒和參考樣本,在推動生態惠民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

四是,顯著提升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和參與水平。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黨政領導干部積極參加生態文明培訓,公眾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度和滿意度均達到80%以上,政府綠色采購比例超80%,新建綠色建筑、公共交通出行等均達50%以上,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和參與水平顯著提升。

生態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性、長期性工程。我部將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不斷深化生態文明示范建設體系,健全動態管理機制,從嚴把控,系統提煉典型案例與模式,積極利用COP15等國內、國際場合加強宣傳推廣,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中國智慧、中國案例和中國方案。

謝謝!

封面新聞:維護生物多樣性需要全社會的參與,中國政府在支持非政府組織、企業以及公眾維護生物多樣性方面有何新的進展,下一步有哪些安排?

崔書紅:感謝你的提問。

非政府組織、企業和公眾在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都扮演著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

2018年,在埃及召開的COP14大會上,由中國政府、埃及政府、《公約》秘書處共同發起“沙姆沙伊赫到昆明”人與自然行動議程倡議,以在線平臺的形式,收集并展示包括地方政府、科研機構、企業、社會組織和地方社區等不同領域的非國家利益攸關方在生物多樣性方面所做出的具體承諾和貢獻。截至目前,有超過10%的承諾和貢獻是中國非政府組織、企業等利益攸關方做出的。其中10家中國NGO和企業承諾在未來10年投資25.5億元促進10萬平方公里保護地提高保護效率并鼓勵和引導100多家機構參與承諾行動。

截至2022年7月,36家中資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外資銀行及國際組織發布支持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共同倡議,已經有來自于19個國家的103家金融機構積極響應并簽署生物多樣性融資承諾,這是生物多樣性在金融領域主流化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對于調動更多的社會資源推動和落實“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作出重要貢獻。

今年5月國際生物多樣性日期間,我們正式發起成立了中國“工商業生物多樣性保護聯盟”,旨在推動形成工商業參與生物多樣性治理新格局,探索創新型解決方案。目前聯盟成員單位已有近50家,不僅涵蓋了供應鏈上、中、下游的企業,還有來自能源、互聯網等領域的新技術企業。為打通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之間的轉化通道,實現保護與發展雙贏提供了新機遇。

過去一年,各類科普宣傳活動在全國各地廣泛開展,我們在公交車、地鐵站、機場等公共區域經常可以見到關于生物多樣性保護的宣傳。社交媒體上,關于生物多樣性的科普視頻也在悄然興起,河馬刷牙、熊貓吃筍、朱鹮睡覺……吸引上千萬網友觀看,動物們的飲食起居意外開啟社交媒體上新的“流量密碼”,公眾也通過對動物習性的觀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激發了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積極性。

公眾參與貴在行動。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發揮企業公民力量,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推動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化升級,營造全社會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綠色新風尚。

謝謝!

劉友賓: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

 

 

友情鏈接/LINK:

河北晶淼生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技術支持:新鑰匙建站    備案號:冀ICP備11026851號-1
 

晶淼環境

晶淼中恒

厚壤環境

晶淼官網